新年发行后 公款出现“清算潮” 年内 有81只基金被清盘

2021-05-14 16:09  来源: 中国基金网

发行新年过后,出现了公募基金的“清算潮”。

5月13日晚,德邦基金发布“德邦量化新股提示公告(LOF),可能引发基金情况”,称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人数不足200人或者基金净资产值不足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进入清算程序,按照基金合同终止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

“截至2021年5月12日,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55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特此提醒。”德邦基金在公告中表示。

今年以来,基金清算的案例很多。据Wind统计,截至5月12日,年内已清算81只基金,较去年同期增加53只,共涉及40家基金公司。

无论是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还是在持有人大会上投票表决,基金清算的理由大多简单粗暴,除了规模陷入“迷你”局面,最终难以为继。

关于基金清盘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吉安基金评估中心基金研究员张碧轩向《财经》新媒体分析,今年以来,a股市场发生了剧烈的风格转变,股票基金出现了大规模的业绩回撤和规模缩水。很多产品也因为基金净资产值持续低于合约限额或业绩不佳而被清算,已由基金召开会议决议通过。

张碧轩指出,不包括因特殊原因终止的产品,绝大多数清算基金都是规模不到2亿的“迷你基金”。除了业绩不佳的股票型基金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固定收益基金,这可能是由于前期很多外包基金都是以定制债券型基金的形式进行投资。但是随着监管的变化和同质产品的增加,一些产品也会通过清算退出市场。

梳理一下变现资金清单,有几组数据值得一提:

首先,一些基金公司已经成为大型清算人。

南方基金是今年清理“冗员”力度最大的公司,已有多达8只基金停止运营。紧随其后的是招商基金、金创何新基金和建新基金,四只基金分别被清算。

"基金清算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一个公开募款的人认为,一方面说明基金公司前期对产品布局的研究不够深入或者过于随意;另一方面,“迷你基地”运营成本不低,会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产品需求和潜力较弱的基金,清算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按清算类型,债务基数占全国一半,数量达到46。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25只。

这主要和负债型受众有关。据业内人士透露,机构投资者仍是债务基础的主要资金来源。一旦机构资金撤出,将难以维持运营。

第三,有九只活跃的股票基金逃脱不了被清算的命运。清算类型上,部分是由于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即连续50或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或基金净资产值不足5000万元。

有的因为规模小,主动召开持有人大会表决清算事宜。上海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指出,股票型基金成为“迷你基地”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供过于求;另一个是产品本身性能差,被投资者抛弃。

四是成立不到一年的清算基金有13家。这些基金都有一些共性:大部分都是小规模成立的,认购人数少。分支机构的设立规模和数量

另外,张碧珍认为,对成立不到一年的基金进行清算,是由于公募市场马太效应的加剧,无法形成自身投资特征的产品在市场上生存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基金销售渠道更倾向于推荐新发行的基金有关。基金持有人的基本持有时间一般较短。这些老产品在短期内未能取得突出的业绩,使投资者建立信任,缺乏宣传亮点。因此,当市场环境疲软时,他们将面临更大的清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