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伪市值管理套路秘诀:伪市值管理实基金“轿子”
近日,微博一系列大V爆料,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到风口浪尖。《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了解到这种情况是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但实际上,为了套现、减持或股东质押,有必要将机构资金组合成“轿子”,实现各种灰色利益。然而,许多机构人士表示,这种做法目前在市场上很少见。随着监管的收紧,相对于公募基金经理的工资、奖金、风险,这种模式赚不了多少,大部分基金经理也不会“捡芝麻丢西瓜”。
实际上,真正的市值管理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企业采用合法合规的经营方式和科学手段,使公司的股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服务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一些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偏离了最初的理念,因此受到批评。这种情况需要改善。
乱象频出
最近一个金融大V在微博爆料。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的名义,要求中介拉下一家机构接手。结果股价暴跌,不仅隔壁家被关了,上市公司也是靠约定的余额。许多上市公司和机构都卷入了这一事件的风暴。
证监会5月14日回应称,非常重视媒体报道。5月13日,上交所立即开始对相关账户进行核对,并于当天下午向公司发送《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进行自查,如实披露相关信息。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已对公司及相关方进行了约谈,并启动了核查程序。以市值管理为名进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行为,将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肃查处。任何涉嫌犯罪的人都将被迅速移交给公安机关。中国证监会表示,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关机构从事或参与相关违法活动,中国证监会将彻查,依法严惩,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5月16日,证监会发布消息。针对近期媒体报道关联方涉嫌合谋违法等问题,经交易所核实,证监会决定对涉嫌操纵利通电子和中原家园股价的相关账户发起调查。
微博大V爆料事件反映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混乱。
“当我听说我在找公募和私募做所谓的市值管理时,这样的公司肯定会进入我们的黑名单,完全否决。”北京一位私募股权投资者表示。
至于大V爆料中提到的运营模式,某私募基金负责人李明(化名)表示,通常是股东套现减持或质押的模式,处于灰色地带。一般中介和股东谈出资额、收益分成等安排,然后出资方购买。上市公司配合利好消息抬高股价,出资方接手锁定仓位。在外流通的筹码减少后,资金方一拉就少卖。最后,大股东套现后,按照之前约定的比例与资本方经理分享。
另一位华北公募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所谓市值管理在爆料中的主要套路就是找一个基金的“轿子”,让机构先买一点,套牢股票,套牢流通筹码。发行量少了,机构拉的时候卖的就少了。他说:“比如有1000万股在外面流通,如果哟
事实上,2014年证监会公布了一个案例,上海某私募股权和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的名义哄抬股价。2014年5月底至7月中旬,上市公司A的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给私募机构,由私募机构管理市值。2014年5月底至2014年12月初,私募机构通过持续交易和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的交易影响股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寻找并购的主题和热点、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提供信息和资金等方式与私募机构合作抬高股价。在此期间,上市公司股价累计上涨71.40%,而同行业指数仅上涨25.54%。
隐蔽操作
此前,民生证券已经梳理了几种市值管理模式。其中包括非合规的抬高股价坐收渔利模式,主要包括大宗交易者模式和私募基金合作模式。在大宗交易过程中,公司的一些股东与大宗交易者签订协议,帮助他们提高股价,以获得高额利润。操作方式有先抬高股价再交易,也有交易后抬高股价。
私募基金的合作模式中,私募和上市公司约定投资比例和利润分享。私募开仓后,上市公司合作发送坏消息,压低股价。随后,私募基金提高了股价,上市公司配合发好消息。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私募基金逐渐卖出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风暴涉及的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较小,流动性相对一般。一般来说,这样的目标通常无法进入公私机构的核心股票池。为什么微博大V说下一任基金经理要接班?
一位中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基金经理买的很少,这样的股票占基金规模的比例很小,相对容易绕过公司的风险控制。他表示,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对进入公司大盘股池的标的市值没有明确要求,只要不是ST或证监会处罚的标的,就不会明确限制申购。
他解释说:“我们公司的股票池分为几个级别,不同级别股票池中的个股对基金经理的职位有不同的比例限制。比如买2点以上的股票,需要研究人员写报告来覆盖;如果重仓超过5点的股票必须在核心股票池中,研究人员应进行实地研究,并做深入报告。但基金经理买入少量标的,通常不会关注。”
有公开募股者也表示,基金经理不能随意购买股票,公司对进入股票池的标的有要求,需要有研究报告覆盖。还有一份私募股权清单
示,对股票的流动性有规定,日均成交低于1000万元的不能进入公司股票池,日均成交低于1亿元的则不能进入公司核心股票池。“像爆料的这种小市值股票,如果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多,买入几百万元可能不会显示异常,因为基金季报只披露前十大重仓股,年报里也不会详细披露操作记录。在基金经理的操作权限内,所以也不能说是基金公司风控有问题。”一位在公募行业从业多年的基金经理王华(化名)告诉记者。
同时,若买入额较小,对于基金整体规模而言,净值波动实际也很小。“如果管理的基金规模有几十亿元,每天波动几千万元很正常,实际净值波动不到一个点,很难被察觉。而类似于爆料事件中的基金,若一共亏损两三百万元,还不是在一天内亏损的,在净值波动上看不出问题。”王华表示。
回归正道
实际上,市值管理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提出的。2014年“新国九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表明市值管理也受到了支持。市值管理普遍定义为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及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业内人士表示,采取市值管理的方法很多:若某一上市公司股价被低估了,股东拿现金买回股票来注销,提高每股收益,增长每股价值;同时提高公开信息披露的质量也是其中一种,加强合规合法的披露和沟通,公司不容易出现股价的暴涨暴跌。
据民生证券研究,市值管理中,真正提升内在价值与维护市值及价值匹配度并重的正道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并购做大做强,扩大市值;剥离、分拆盈利较差以及低估值业务;通过转型提升估值;创新商业模式;维护企业市值与价值匹配度等。体现了公司注重业绩增长与股价的匹配。
比如,中信证券便是通过并购方式做大做强实现市值提升的范本。例如,2003年以1亿元收购万通证券30.78%的股权,随后多次增持;联手建银投资重组华夏证券,成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收购金通证券等。这一系列收购行动帮其确立了行业龙头地位。此外,中信证券还多次定向增发。正因如此,中信证券资产规模快速扩大,在2004年至2007年间,实现总市值增长近十倍。
实际上,市值管理的做法在国外市场很常见。据机构人士分析,相比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市场中的公司市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现象较常发生,即使在回购股票方面,相较于国外的“回购并注销”模式,国内普遍也是“回购不注销”,一定程度而言,这需要适当的市值管理使两者相匹配。
中证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回购目的来看,美国、中国香港的上市公司主要以市值管理为主,而A股上市公司更多是出于股权激励的需求,三地上市公司回购目的呈现明显差异。2009-2020年上半年期间,美国与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回购目的以市值管理为主,占比分别为45%和72%。同时,美股公司通过回购来调整资本结构、增强控制权,进而抵御敌意收购的需求也很大,直接用于股权激励的占比仅为0.5%。然而,A股上市公司中出于市值管理目的的回购占比仅为4.3%,73%的回购以股权激励目的为主。
从A股上市公司的回购来看,哪怕是百亿级的,也普遍用于高管的股权激励,而不是提供给大众股东。李明表示,若回购后没有注销,也意味着没有增加每股收益。美国很多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时是回购自家股票并注销,例如伯克希尔哈撒韦长期注销股票,该公司利润增长不多,但其股价增长实际上远高于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