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发基金吴:打破常规,在变化中发现牛股
吴,美国南加州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从事证券行业近10年,投资管理工作4年。曾任申银万国研究院有限公司纺织服装高级研究员、汇力基金行业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部投资经理;现任GF基金成长投资部基金经理。
在“成长股”广为人知之前,菲利普费舍尔就开始了他的成长股投资策略。当时格雷厄姆的“低价股”策略已经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如何打破常规,获取更多利润?费希尔首创成长型股票投资策略:“找一家好公司,如果收购价格没有那么高,未来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这正是广发基金吴批准的成长股投资策略。他是一名从事业务近十年的基金经理,研究领域涵盖a股、港股、美股。他生来就有复杂的科学和工程背景。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券商研究所做消费品研究员,三年时间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随后先后在香港汇力基金、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工作,参与数十亿甚至数十亿元的投资组合管理。
在过去的十年里,从券商研究、QFII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到公募基金,吴似乎有很多标签,比如消费品研究员、管理第一批港股通组合的基金经理、广阔的投资视野、对中国股票的熟悉。
但当《中国证券报》记者问及如何定位“能力圈”时,吴表示,他更倾向于不断“打破”所谓的“能力圈”,而不是“定位”。“时刻保持对市场的好奇心和好奇心,从各个行业学习不同的投资理念,改进投资风格,开拓自己的能力圈,是我现阶段的目标。”
正是因为这种坚持和对投资的热爱,吴不断思考和反思,一步步完善和迭代自己的投资框架,对一些投资理念和理念有着独到的见解。
将定性分析映射到定量模型
吴的工作经历既有内地券商研究人员的工作经历,也有外资管理机构的工作经历,这使得他的研究方法自然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内地分析师善于了解整件事的由来,追踪高频数据,海外分析师则善于量化事物变化对企业长期业绩的影响,把握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吴表示,作为一线投资者,应将两个因素有机结合,将定性分析映射到定量模型。
什么是好的定性研究?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这样描述:“如果你对一个产品有好感,就买这家公司的gub。”但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量的调研和访谈,从而全面挖掘公司的基本面,是定性分析的关键。
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市场工作了近十年的投资者,吴对此印象深刻。他说,每一项投资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研究和仔细的考虑。例如,吴在考察一家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时,到内地几个城市走访试吃了两个多月,并将大量实地考察数据录入投资模型。
“这些扎实的研究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让团队有足够的信心长期持有。”吴介绍说,当时公司团队投资了这家复合调味品生产企业,在几年的时间里获得了数倍的回报。这些研究经验使吴从骨子里就非常重视基本面,并把基本面作为他考虑的首要因素。
那么,如何通过客观的定量分析做好基础研究呢?根据吴的经验,投资者首先要获取大量的销量、售价、成本变化等基础数据,然后通过财务模型预测公司的盈利趋势、现金流、资产和负债。这些都是投资前的重要环节。如果不做好扎实的调研,会导致对公司未来运营的判断出现巨大偏差。
吴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体育品牌通过中国风在年轻消费者中流行起来。在渠道拓展过程中,一二线城市的形象店和三四线城市的街边店利润贡献相差甚远。街边店铺一年销售产品200万元,盈利20万元;形象店每年销售500万元的产品,盈利100万元。所以单纯预测新店的增长,会大大低估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可以看出,为了投资成功,有必要对商业模式到损益表的映射有深刻的理解。
由于吴先后在内地券商研究所和外资机构工作,他清楚地认识到两个机构研究方法的异同,并巧妙地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还原了业务运营的全貌,做出了更准确的投资判断。比如他说,“以汽车为例,内地分析师善于把握汽车卖得好不好,而海外分析师则善于把销售数据填入模型来计算公司的利润。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将定性分析映射到定量报告,并利用好这两个技巧,吴挖到了大量的牛股。
顺藤摸瓜寻找新机会
作为一名80后的中生界基金经理,吴思维活跃,幽默风趣,同时又很深沉。在采访中,他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问他属于哪种投资风格,他首先抛出一个话题:“看《鬼吹灯》的时候,你觉得四大门派中谁最厉害?”稍停,他又接着说,“摸金派”自然是高手,分金分点,重纠缠就是重壁垒。映射到投资就是自上而下的玩家,先找轨迹,再去挖掘牛股。
吴自称更像“移山派”,而不是“摸金派”。“我选股有点像‘移山派’。从微观的角度,我开始研究一家公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公司对整个行业进行中层分析,最后通过各个行业对宏观情况做出综合判断。就像看到陆地一样,你会发现一个洞,发现有没有宝藏,没有就换个地方。”
吴对笑道:虽然“移山派”很苦,但一直被“摸金派”所鄙视,但其效果是
实挺好,只要努力砸,砸得够多,总能在不经意之间砸出宝藏。这与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翻石头”策略如出一辙。彼得·林奇在富达基金担任基金经理时,每月走访40-50家公司,一年调研500-600家公司。13年间,彼得·林奇买过15000多只股票,靠的就是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摸金派’容易一概而论,‘搬山派’容易一叶障目。自上而下进行研究时,投资者觉得宏观经济好,选择了一个周期性行业,但行业内各公司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而自下而上进行研究时,对个别公司的判断准确了,由于观察视角太过细微,导致很难还原整个行业全貌。”吴远怡介绍,如果我们想要判断出口数据的情况,必须从小家电、新能源、服装等各个行业代表公司的具体情况出发,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如果能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吴远怡是个“股痴”,喜欢研究,看到有意思的公司就忍不住打破砂锅问到底,经常一天看3-5家公司。这种方法看起来费劲,但经过长期实践后,他摸索出一套“顺藤摸瓜”的高效方法。
听到“股痴”的评价,吴远怡笑着点点头,顺便分享了几个小例子。例如,在调研外卖行业时,他了解到企业为了骑手的安全要更换电动摩托车,于是顺着脉络把电动车企业看了一遍,把握住电动车更新换代间带来的增长空间。又如在短视频火热的当下,他在调研相关平台时,会了解相关的主推品类,寻找新品牌、新消费的投资机会。
寻找成长股中的牛股
正如其在研究方法论上别有一番自己的特色,吴远怡在成长股投资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框架。当大部分基金经理在PPT中拿出自己的“PB-ROE”模型时,吴远怡则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打破传统套路,在行业变革或企业革新里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我更专注于观察和发现7-8个季度环比出现大幅改善的行业和公司,可以称之为效率资产。效率资产有个特点——盈利模型的非线性。因此,传统PB-ROE理论很难选出此类资产。”吴远怡举例,效率资产可能这个季度亏1元钱,下个季度赚2元,下个季度赚5元,再下个季度赚10元,再下个季度赚20元……这类盈利非线性增长的企业,很难用PB-ROE模型筛选出来,往往企业业绩仍处于亏损时,股价已经开始表现。
那么,该如何把握这类资产的机会?吴远怡补充说:“这类资产可细分为两类:一是事件驱动导致行业供需格局发生质的变化;二是产品结构技术革新推动公司在新领域产生突破。在成长股投资中,第一类效率资产多产生于周期成长行业,不要低估其盈利弹性,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收益;同时,也不要低估第二类效率资产的可持续性,消费、技术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将会延续很长的周期。”
此外,吴远怡指出,从海外市场的比较视角出发,在创新药、互联网、高科技行业,资本累计产生的盈利并不是线性的,取而代之的是研发或规模化效应产生的井喷式增长。例如:创新药公司前期处于投入期,当药物研发成功时,业绩大幅上涨,这种股票也是PB-ROE理论选不出来的。“过去十几年的美股牛市,FANNG互联网五巨头中至少有三家公司无法用PB-ROE选出,包括这几年的比较火的拼多多、美团、B站等中资股,因为其是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效应产生的效率资产。”
吴远怡很认同苏格兰资产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的投资策略,后者近年来在特斯拉、亚马逊、腾讯、爱马仕等投资标的上收益颇丰。该机构对于成长股的观点是:“颠覆传统,用长期主义投资未来,希望用未来的现金流去估值效率资产的模型,因为它的增长潜力很大,未来5-10年的发展潜力比近期盈利更重要。”
“投资不需要感性,更多需要的是客观地分析研究、跟踪和计算。”这是刘格菘在广发基金成长投资部团队中经常说的一句话,这种务实的投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吴远怡。
“我希望在投资中把预测做得相对精确。”吴远怡说,自己在投资上的信仰并非某种执念,而是对一家公司的理性认同,客观看待他们的生意模式,并且这种评估需要持续跟踪与观察。“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才是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