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上升的科研投入、精心布局的产业集群、良好的“软环境”,正在持续拉动大连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大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生产总值位列东北地区第一。从投资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3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6倍、11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以来,大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推动大连朝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大连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宏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19年,大连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85%,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475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1.6亿元;而在2015年,这三个数字分别为1.63%、556家和79.3亿元。
为了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大连正在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显示,大连在78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中排名第17位,居东北榜首。
“硬投入”只增不减
立夏后的大连,空气中透着清爽,新源动力的生产车间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一箱箱氢能燃料电池被送往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厂,并凭借“高性能、低成本”的产品定位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想要做到这点,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个不能忽视的前提是,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电堆级零部件全部国产,实现了产品自主可控。
“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大连市科技局的推荐与支持下,新源动力获批当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中排名第一位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该项目专项资金达1.25亿元,并于2017年获得地方政府最高配套资金一次性补助2000万元。
这笔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技术开发、产品应用等方面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了项目按计划实施推进。该项目的两代成果于2019年、2020年两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先后斩获前沿技术奖和创新技术奖,代表了我国燃料电池电堆发展最高技术水平。
“科技创新,一直被大连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赵宏志说。
2017年9月,大连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在讲话中强调,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此后,大连市相继出台了60余项高含金量的科技创新政策。
三年间,大连市本级财政投入研发经费19亿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19年,大连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5%,高于全国0.62个百分点,跃居副省级城市第八位。到2020年,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比2017年增长75.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74.7%,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04%,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264.1%,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1%,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
“大连是中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发源地,也是技术高地。”新源动力总经理助理李汉斌说,“我们立足大连,要引领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努力将氢能燃料电池产业打造成为大连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支柱性产业。”
“软环境”做实做精
除了实打实地给资金、给政策,驱动创新还要人才聚、产业兴、环境好。
5月13日,职工小顾在金普新区的一场交钥匙仪式上算了一笔账:2019年来到金普新区工作后一直是租房居住,他每个月要交1400元的租金;现在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他和同事每月一共只要交600元房租,生活轻松多了。
“人才为本,安居为先。从2019年推出‘金十条’人才政策,到如今德泰人才公园交付使用,我们通过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向各路人才展示出对人才的诚意和渴望。”大连市金普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英骥说。
“十三五”期间,大连市累计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17823人,占全省外国人才引进总量的54.8%,居东北地区首位。目前,大连市拥有在连两院院士3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89名、长江学者59名,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通过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快创新体系布局,大连市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一重加氢研发的3000吨超级浆态床加氢反应器刷新世界纪录;中船大连重工(002204,股吧)公司应用“风帆技术”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大型油轮成功交付;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应用于国产航母、中国天眼、982钻井平台等大国重器……
3月15日,总投资5.6亿元的优迅5G光电子器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大连高新区奠基。很难想象,这个2017年底才成立的企业,短短3年间,就实现了销售额过亿元,研制的100G激光器成功应用于5G光模块传输。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传武激动地说:“多亏了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为公司发展壮大解决了后顾之忧!”
4月底,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正式投入使用,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全面启动。根据规划,到2025年,英歌石科学城将集聚国家级研发机构达30家以上,集聚6000名以上各类科研人员。
纵观“十四五”,大连的创新之路将如何布局?
谭作钧在2021年3月27日的讲话中指出,对大连来说,创新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的未来在创新、出路在创新。我们要牢牢抓住创新策源这个“牛鼻子”,打造原创性成果策源高地、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创新企业成长高地,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创新饭”。
赵宏志数了数他手边今年的任务清单:2021年,大连市要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260家,新增高聚能创新主体80个;2021年,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60项,攻克卡脖子技术10项和关键核心技术50项;2021年,重点“带土移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15个,完善“平台+人才+机制”工作模式;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80亿元,制定出台《大连市创业导师管理办法》……
“走好创新这条路,既任务艰巨又责任重大,但好在路径已经很明确了。从近期来看,相关政策成效显著,我们有信心继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赵宏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