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银瑞信章:同步引领ESG绿色责任投资社会效益和超额回报
5月17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ESG(环境E、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 ETF——工银瑞信CSI 180ESG ETF正式上线,为投资者准确布局“碳中性”优质资产提供了全新的产品选择。工银瑞信基金指数投资中心总经理张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ESG投资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报告和通用量化指标,ESG基准和ESG战略指数投资产品在市场上稀缺。推出工银瑞信CSI 180ESG ETF的愿景是利用工行的实力,将工行精心构建的ESG评级方法付诸实践,为投资者创造实实在在的利益。
环境因素权重国内比海外大
作为一种绿色投资理念,ESG Investment在投资组合配置决策中包含了环境影响、社会责任、组织管理和绩效水平等重要维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ESG主题基金产品契合了当前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新趋势。
张赟介绍说,ESG投资在欧美发达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促进了企业从纯利润驱动向绿色增长的转变,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ESG投资最早的起源是社会责任投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ESG主题基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第一只ESG指数基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自2006年以来,在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领导下,成立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
张赟表示,ESG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投资相对较低,但增速相对较快。ESG的投资理念是国内政策支持,市场追捧。2018年11月,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明确了对ESG投资的政策鼓励。目前,ESG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仅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1%,远低于全球26%的平均水平,增长空间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与海外相比,国内ESG投资更注重环境因素。目前ESG指数投资主要集中在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而海外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工业化特征,环境治理更容易,环境权重一般不超过20%。张赟认为,环境因素会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碳中和为资源循环产业的第二次供给侧改革创造了机遇,火电、钢铁、水泥等高碳排放产业必将实现产能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产业结构方面,化石能源清理将加快,清洁能源将迎来中长期明确的发展机遇。从经营主体来看,相关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增加,ESG评分较高的企业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竞争力更大,超额回报的概率更高,无法实现ESG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会被市场用脚投票。
高分企业有长期超额收益
毫无疑问,ESG投资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投资者也关注ESG评级高的公司在经营业绩和投资回报方面是否有相对理想的表现。
对此,张赟表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的研究发现,新兴市场中ESG得分高的企业确实存在长期超额回报。在国内定价方面,a股ESG因子的长期表现更加稳定,得益于对ESG相关企业投入增量资金的持续支持。在风险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负向消除效应,企业环境治理良好
从行业和根本归属来看,ESG自然偏向医药、电子、新能源等优质行业轨道,也偏向龙头企业和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ESG高分企业的ROE和营收整体增速高于a股平均水平。与上证180相比,沪深180ESG指数自指数基准日以来实现了稳定的超额收益,这也是ESG评级高的公司创造更高收益的概率高的证据。
据张赟介绍,工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委员会的成员,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今年1月,工银瑞信基金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工银美城、工银新材料新能源、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银生态环境股权基金等众多与社会责任主题相关的活跃股权基金,实现了社会责任与绩效回报的双赢。
此外,张赟表示,工银瑞信基金在建立ESG投资体系的过程中,在国际主流ESG评价体系的指导下,探索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研究团队有专门团队将ESG探索纳入基金投资决策。公司正在探索绿色基金的投资流程,研究如何在“筹集、投资、管理、退出”等关键环节嵌入ESG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发现具有绿色效应的子行业和投资目标,控制风险。在公司内部管理上,也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拒绝浪费,贡献“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