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新基金托管规模大幅下降 部分债务基金贡献较大

2021-06-08 18:5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第二季度基金托管规模萎缩。“黑马”悄然崛起

与第一季度的“火爆”局面相比,第二季度各类托管人的基金托管业务大幅下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招商银行第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不足500亿元人民币,仅为招商银行第一季度新增托管规模的30%。同时,第二季度前五名托管人的新托管规模均在200亿元以上,而第一季度的托管规模均在900亿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在第二季度成为新基金托管的“黑马”,在新基金托管名单中排名第二和第四,债券基金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规模。

新基金托管规模下降明显

与第一季度的热潮相比,第二季度新基金托管规模大幅下降。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仅5家托管机构从第二季度开始管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新资金,13家机构在第一季度管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新资金。

具体而言,招商银行第二季度新管理的44只基金总规模为484.95亿元,排名第一。与招商银行一季度新增管理的60只基金总规模1568.74亿元相比,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仅占30%;兴业银行第二季度新托管规模排名第二,新增31只基金总托管规模达363.43亿元,仅占兴业银行第一季度托管规模的40%,而第一季度为800亿元。

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二季度新增托管规模分别为209.71亿元、204.79亿元、202.76亿元。第二季度,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均新增托管10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工行一季度新增托管规模为1234.52亿元;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新增托管规模均超过900亿元;兴业银行和农行新托管规模超过800亿元。可见,新托管规模第二季度整体表现远不如第一季度。

从整个托管格局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在所有基金托管机构中,工行排名第一,托管规模3.47万亿元,占市场15.33%;中国建设银行以3.16万亿元排名第二,占市场13.93%;三是中国银行,规模2.06万亿,排名第三。两家商业银行托管规模排名第四和第五。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的托管规模分别为1.99万亿元和1.76万亿元,分别占市场的8.80%和7.77%。

偏债型基金贡献较大规模

仅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兴业银行新托管规模总计363.43亿元,排名第二,中信银行规模204.79亿元,排名第四。两家银行也成为第二季度最大的“黑马”。

大型基金的发行是两家银行新托管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风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兴业银行管理的基金中,招商基金周欣宇管理的招商金融债券在三个月内设定了141.99亿元的初始规模,成为兴业银行第二季度新托管规模的最大基金。此外,SDIC瑞银顺成三个月、田弘兴义一年的初始投放规模超过70亿元人民币,也为兴业银行二季度新的托管规模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信银行管理的基金中,E基金一年期持有基金(A/C股合并计算)达到76.82亿元,成为中信银行第二季度最大的基金;工银瑞信盛瑞已经设定了每年50.2亿元人民币的起始规模。除了两只纯债基金外,第二季度中信银行还有两只初始规模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部分股票基金,即广发沪浩

不难看出,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新托管规模的上升,依赖于几大规模的纯债或部分债基金。从第二季度新托管规模最大的招商银行来看,除了普银安盛盛华的一年期固定基金是债券型基金,其他大规模的初期基金都是偏股型基金。

托管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机构渠道的销售能力。一位来自某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的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在寻找托管银行时,非常看重自己的基金销售能力。一般在银行托管的基金也会成为主要的销售渠道。托管规模也代表了行业对银行基金销售能力的认可。”

5月中旬,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公布了截至第一季度末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留存规模“百强”名单。非货币基金持股前十名中,银行占据8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前三,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排名第九、第十,非货币基金持股均超过1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