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内清算突破100只公募,“新陈代谢”加快
“基金业的发展就像一个流动的水库,既需要有活水的流入,也需要有滞水排出的畅通通道。”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的生动比喻,正成为进一步加快公募行业“新陈代谢”背景下的生动诠释。
在基金发行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今年通过清算退出市场的基金数量已超过100只。业内人士指出,基金清算已逐渐成为该行业处理较小基金的常见做法。在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下,边际产品的加速有序退出,有望创造出“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健康发展格局。
清盘基金数量大增
风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今年已清算110只基金,较去年同期的56只基金大幅增长96.43%。具体而言,110笔清算资金分散在43家公募机构(包括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经纪资产管理机构)中,除个别公司10笔以上的清算资金外,大多数公司的清算资金数量保持在个位数。
从基金类型来看,110只清算基金多为债券产品,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27只,部分债混合基金15只,混合债券基金7只;还有4只股票型基金,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0只被动指数型基金,23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基金清算已逐渐成为常态,处理规模较小的基金也是业内的普遍做法。”华南一位公开募资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表示,较小产品的基金清算通常有两个考虑:第一,如果基金规模太小,持有人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其他持有人等非投资因素而承受一些净值波动。救赎等。另一方面,对长期业绩不佳的微型基金进行清算,也是避免投资和研究力量分散,提高基金公司内部运营效率的一种考虑。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规定,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或者基金净资产值不足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变更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解决方案。风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规模不到5000万元的股票型基金有748只。
优胜劣汰 重整资源
其实从2019年到现在,随着公募行业的蓬勃发展,老基金的退出也在加速。
Wind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的清算基金数量分别为132家和170家。业内人士估计,按照目前的速度,2021年的清算资金数量将大概率超过2020年,达到近三年来的新高水平。
上海证券基金评估中心分析师刘益谦对《中国证券报》表示,如果规模不断缩小、业绩不佳的老基金长期存在,基金公司持续支付运营成本是不划算的。杨德龙还表示,这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层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保护。
华南某基金经理直言,到目前为止,整个市场的基金已经基本覆盖了“股债交易所”的各类资产,以及各类资产的各种热轨板块。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在“马太效应”的行业发展趋势下,部分基金长期处于尾部区间是不可避免的,缺乏突出表现,无法大规模制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主动清算重新整合投资和研究资源成为必然的方式。
诺亚财富产品策略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怡和告诉记者,如果仔细分析,基金平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特定阶段的一些特殊产品,随着环境变化退出市场,比如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等;有的是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跟不上,基金业绩排名长期偏低;其他是由于重要人物离职,机构资金撤出,导致资金赎回明显。“但无论如何,这表明市场投资变得更加理性,基金越来越倾向于追逐长期的确定性投资目标。”
塑造健康基金业态
进一步说,在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下,边际产品的加速有序退出,有望创造出“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健康发展格局。
刘益谦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募基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未来三到五年,基金产品市场的“进退有序”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新发基金保持较快的发行速度,小规模业绩不佳基金也会保持合理的退出节奏,但不是很频繁。
张怡和表示,这种“优胜劣汰”将对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秀的基金经理是从市场培训中形成的。经过多轮牛市和熊市的考验,基金产品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表现,从而从容应对复杂的资本市场。从这个角度看,规模萎缩、业绩不佳的老基金的顺利退出,其实是一个投资迭代的过程,有利于促使基金经理不断扩大能力圈,更好地适应市场。此外,这也将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长期业绩,注重投资和研究,理顺公司资源,创造更好的产品。
但正如刘益谦所说,小型基金并不都是业绩不好的产品。一个健康的“优胜劣汰”的业态,也需要多元化产品开发的肥沃土壤。“一些基金描绘的轨迹可能没有得到市场的关注。历史上,一些早期的小规模产品往往会在市场趋势下成长为数百亿的热门基金,基金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清算此类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