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限购地区适当增加车牌配额

2020-02-26 14:34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月26日-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限购地区适当增加车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W020200226509689219029.png

《指导意见》强调优先支持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如汽车。继续支持锂离子电池等行业以及制造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巩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高汽车零部件、重点电子材料等支柱产业的支撑能力。

《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领域的企业重返工作岗位,恢复生产,努力实现今年工业通信行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以下是《指导意见》的全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

[2020第29号]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领域企业返岗复工,努力实现今年工业通信行业发展目标任务。 现提出以下意见。

1。总体要求:在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实现“两个保持”。我们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安排做得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统筹规划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政策,加强产业链协调,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支持疫情科学防控和企业恢复生产。坚决杜绝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生产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行动,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狠抓落实各项措施,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工作。

2。全力保证医疗防护用品的供应

要把防疫和防疫材料的防护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医疗救治急需的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和治疗药物的组织、生产和及时供应,全面提高医疗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 协调和协调医药原料全产业链企业复工复产,增强企业生产的灵活性,科学规划生产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强化物资保障协调机制,为打赢湖北、武汉两大国防战争和全国防疫总体胜利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三。有效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指导企业落实《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督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通风

六、促进重点行业企业复工生产

优先支持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行业,如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气设备、机床等。我们将继续支持智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行业以及制造业的个体龙头企业,巩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添加剂制造、智能制造、新显示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食品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核心零部件、重点电子材料等配套产业的支撑能力。

七。推进重大项目复工:积极扩大有效内需,发挥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在建工程和新开工工程建设进度,推动工程机械、原材料等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民生就业、基础产业能力和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等重点方向,将启动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协调解决重大外资项目复工投产中遇到的问题,促进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8。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和市场消费扩张

支持新格式、新模式,丰富5G、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推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在线办公、协同工作、服务机器人等发展,推动智能终端消费。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规模消费,鼓励限购地区适当提高车牌配额,推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加大对生物医药、智能健康管理设备、高端医疗设备、医疗机器人、公共卫生智能监控和检测系统等大型健康产业的投资,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9。通过人流和物流的障碍点。

实施准确的分区分级防控策略,确保人员有序流动和物流顺畅,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工作和生产的协调恢复。引导企业运用足够援助稳定岗位的政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进行准确对接,协调和开辟返岗渠道,提高返岗率。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纳入绿色物流渠道,确保运输畅通。搭建跨区域的人员和物资对接平台,提供精准服务,协调解决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返岗和生产资料运输问题,推动企业重组和恢复生产。

10。加强分类指导

针对低风险地区,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简化程序,强化服务,引导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于中等风险地区,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应合理安排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于高危地区,要继续集中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情况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选派优秀干部深入一线,跟踪服务重点企业,引导企业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