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告,此次股权划转将分三步走:首先,同济控股将持有的同济科技23.38%股权无偿划转给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同杨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同杨公司”);此后,同济控股将同杨公司81%股权无偿划转至同济大学;最后一步,同济大学将同杨公司81%股权无偿划转至杨浦滨江。
杨浦滨江为杨浦区国资委100%持有,股权划转后,杨浦区国资委将成为同济科技的实控人。
“大股东股份转让,这是早就定了的。”4月29日,同济科技一位人士称,同济科技的改制属于校企改革范畴。
事实上,根据2018年5月11日中央深改委二次会议通过的《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要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尊重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规范。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同济科技坐落于杨浦区,不管是同济大学还是上市公司,和杨浦区的合作比较紧密,杨浦区国资委接盘属于“近水楼台”。
他表示,同济科技的改制算是比较晚的,之前的复旦复华(600624.SH)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改制任务。
资料显示,2019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与奉投集团签署无偿划转协议,将其持有的复旦复华1.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74%)划转给奉投集团,后者为上海市奉贤区国资委100%持股。
交易完成后,复旦复华的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奉贤区国资委。
2020年年报显示,同济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业、工程建设及监理咨询、环境工程、科技园开发服务,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9.6%、47.81%、8.55%、0.49%。
财报显示,去年同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63.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5.96亿元,同比减少1.84%。
而一季报表明,同济科技当季营收约8.86亿元,同比下降2.03%;净利润约6762万元,同比下降6.21%。
同济科技大股东的股权划转,让之前数度举牌的量鼎实业显得有些尴尬。
3月30日,同济科技公告称,量鼎实业于3月24日至3月29日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672.72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768%,增持后量鼎实业的持股占比达到13.579%。
量鼎实业全名为量鼎实业控股(上海)有限公司。
公告信息显示,量鼎实业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全球并购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持股99.95%),另一股东量鼎资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持股0.05%。
公司董事长为徐权,副董事长为TIAN LIANG,总经理是耿彦博。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量鼎实业的控股股东为上海黄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后者的实控人为徐权。
熟悉上海金融市场的人士都知道,徐权、耿彦博均出身金融业,TIAN LIANG来自新理益,量鼎实业的举牌不会无的放矢。
事实上,此前的2月2日、2月10日、2月23日、3月10日以及3月23日,量鼎实业数度增持同济科技的股份。但大股东同济控股所持股份的无偿划转,让量鼎实业的举牌成为纯粹的“财务投资”。
4月29日,同济科技的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为止,量鼎实业还没有对公司提出派驻董事人选。
回到同济科技,在今年的年度总结大会上,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称,学校在制定同济科技股权改革方案时,一定会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也会考虑学校的发展问题,任何资本进来都希望公司有着更好的发展。
据悉,在此次股权调整中,同济咨询及杨浦同济科技园归还同济大学。
同济控股总经理肖小凌在发言时表示,关于同济科技的股权改革,一是学校将积极推进改革;二是同济科技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主业健全,在股权调整过程中会继续发扬优势;三是可以把本次股权改革作为新的契机,推动公司更好发展。
对于同济科技来说,股权划转会是新的里程碑,而对于国内高校概念股来说,校企改革已经进入尾声。
事实上,早在2015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后,高校企业改革就拉开帷幕。
如清华大学在2015年就推出《综改方案》,2018年10月起,清华大学旗下三大资本平台纷纷启动改革,2018年10月将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和紫光学大三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给深圳国资旗下的深投控;再于2019年3月改制启迪桑德和启迪古汉;后于2019年4月将同方股份控制权转让给中核资本。
此后,山大华特、浙大网新和华中数控,以及博云新材等,均在2019年获得实质性改革结果,相关大学均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
4月30日晚间,平安人寿与珠海华发(代表珠海国资)签署收购新方正集团的《重整投资协议》,北京大学的校企改革也终于盖棺定论,此后上市公司方正证券、中国高科、北大医药、方正科技都将脱离北大的怀抱。
伴随着同济科技控股股权的划转,校企改革即将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