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已进入关键时期农村消费或扩大内需的政策已成

2019-12-02 17:2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规划司司长陈雅军在12月1日举行的“2019年全国城乡一体化与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城乡一体化与发展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到2020年1亿人落户城镇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必将完成。

许多与会专家表示,城乡一体化已进入关键阶段。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要促进农村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有效提高供给质量,扩大需求空间,释放市场潜力。其次,农村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成为扩大内需政策的重点。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门槛不断降低,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收入分配权得到有效维护。

陈雅军透露,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000万农村人口定居在城市。2018年,登记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分别上升至43.37%和59.58%。他说,到2020年,登记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分别提高到45%和60%,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城镇新增1亿人口的城镇化目标一定会实现。

在降低定居门槛方面,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伟此前透露,应努力安置重点人群,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质量,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允许租房的常住居民在城市公共账户中定居,以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在城市定居的农业转移人口得到充分利用和方便定居。”

最近,海南省颁布了一项新政策,规定在海口租房居住的居民可以在省内外定居。“城市以外的夫妇在向夫妇寻求庇护的过程中必须登记结婚至少一年”的限制已经取消。云南省公安厅日前还表示,从2019年12月1日起,昆明的租房者可以在征得租房业主或合法业主的同意后,申请在租房内登记居住。

陈雅君说,近年来,不仅放宽了在城市定居的门槛,而且城乡人才机制也逐步建立,双向流动渠道也开始开放。如大学生村官、一秘、科技专员等人才进乡政策普遍推行开放,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等地方人才回国创业,允许大学生保留农村户籍等。

城乡一体化进入关键阶段

当前城乡一体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和关键时期中国城市化促进会主席蒋正华表示,尽管中国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面临矛盾和挑战。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主任史玉龙也表示,目前仍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缓慢、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城乡要素流通渠道不畅、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史玉龙说,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城镇户籍人口在过去两年里显著增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增长来自城市和农村统计单位的代码变化。

此外,史玉龙说,有必要注意一些村庄发展缺乏活力。他指出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执行副主席郑新立表示,在外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发展农业和农村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可以激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农村发展包括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城镇建设。这四个方面的顺利推进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消费的增长。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和机制,加快发掘和培育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陈雅军说,如果城市化的第一阶段是从农村到城市,那么第二阶段就是有效扩大上述人口的消费空间。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激活农村地区的有效需求或关注未来。

陈雅军表示,从消费角度来看,目前5.6亿农民和2.3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仅为城镇居民的47%和68%。如果通过市民化缓解对消费的担忧,消费支出将逐年增加数千亿元。农村有美丽的生态和优质的农产品。如果它能提供适合市民到农村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它将释放出极其可观的增长潜力。

“从投资方面来看,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比较短板,尤其是农民对公共设施的人均投资仅为城市居民的五分之一。如果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将会开辟巨大的投资空间。”陈雅军说道。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李炳迪也表示,城镇化后半期将释放更大的经济市场潜力。例如,如果将近3000万亩闲置宅基地的20%用于自然人交易,每平方米宅基地缴纳的税费按30元至50元计算,他每年可以赚取1200亿元至2000亿元。如果城市家庭重建原有的农村住房,按每户30万元的投资计算,将有6万亿元的市场,联动效应将达到几十亿元。(记者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