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数据唤醒沉睡的汇编

2019-12-24 09:16  来源: 光明日报

机构资源是重要的政治和行政资源。与此同时,人员短缺也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事业单位组织法。”

面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人员总量的明确要求,安徽省创建了“人员流动池”制度,以盘活闲置资源,创造性地落实中央政府对各项人力资源统筹规划和调配的要求。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从7000人增加到17000人以上,但是学校的设置没有改变,学生和教师的比例超过了教育部最高标准在合肥大学,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由于“人才匮乏”,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和留住,成为安徽教育、科研和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难点。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安徽省本科院校缺少近1万名专职教师。卫生专业人员短缺近60,000人。与此同时,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的统计,从2012年到2017年,该省将有大约15万个常规空缺。

一方面,没有“可用的编织”,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编织“睡眠”。2016年8月,安徽省率先在一些高校试点建立循环池制度,以重振机构存量。

“‘机构周转池’就像一家‘银行’。依托组织对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和管理,将长期闲置的职位空缺(相当于存款)汇集在一起,建立“周转库”(Transfer pool),投入教育、卫生(相当于贷款)等急需的行业,专门用于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安徽省编办主任李环做了一个形象类比。

正如银行需要知道自己的存款基础来确定贷款金额一样,为了建立“人员流动池”,它们必须首先找出“空人员”库存。安徽省依靠大数据平台来协调全省的存量编制,并结合编制分配行业标准,在全省闲置总人数中分配了9万人,其中1万人在大学,6万人在医院,2万人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心和中小学,有效激活了闲置的编制资源。

为了有效推进建制改革,减少阻力,安徽省在建立建制周转金制度时没有“一刀切”——,收回原单位的所有备用建制。相反,在不改变各单位设立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打破了行政层级与行业部门之间的设立壁垒,将设立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

为有效提高机构效率,安徽省改变了原有的漫灌式机构保障方式,重点关注就业矛盾突出的医疗和教育两大领域,重点关注关键岗位,准确投放流动池机构资源。

为了避免传统人事管理中“一次审批终身”和人力资源整合的问题,安徽省精心设计了该系统。流动人才库中的职业设置应以三年为流动期。届时,组织和人事部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评估组织和人事单位的业绩,以确保使用更替人才库的人事人员有序流动,而"更替人才库"将能够容纳两者。

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安徽建立流动人口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医疗行业为例,安徽省已建立了199所公立医院的流动池制度,病床与职工之比为1: 1.3,基本满足医院医疗服务发展的需要。2019年,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