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过冬,过冬”
[智库答问]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月3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密切监控经济运行,重点关注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影响,重点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
中小企业一直是吸纳就业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主体。他们的产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新一轮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小企业面临就业困难和资金短缺。在这种压力下,政府如何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来缓解困难?中小企业如何与社会各界携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光明智库邀请专家回答您的问题。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王宽城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毕姆巴商学院院长,陈春花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姜维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衷
1。中小企业急需“血液供应”,但他们能挺过难关
光明智库: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你如何看待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的总体情况和主要困难?哪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更大?这些困难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吗?
姜维:如果把经济系统比作生活系统,中小型微型企业就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在短时间内供血不足,问题并不严重。然而,如果有广泛的坏死,后果将非常严重。目前,疫情将导致中小企业“供血不足”——现金流量不足。我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6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些企业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在一个月内可能会出现资金中断,近一半在两个月内会出现资金中断。如果我们及时处理好,处理好,不至于切断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从工业的角度来看,餐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和培训将在短时间内受到很大影响。目前,这些行业很难完全恢复业务,但一旦疫情结束,它们很快就能恢复业务。从中期和长期来看,这一流行病将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和出口企业产生影响。消费需求和生产的急剧下降将间接传导到投资和出口领域,从而影响工业发展。
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关键是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库存积压;二是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用;第三,租金。这三个方面与现金流直接相关。最近,国家推出了政策组合,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陈春花: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在业务规模、总资产和员工数量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依靠产业链和强大的市场需求来发展。如果产业链调整,市场需求下降,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受疫情影响,一些行业和消费市场仍处于停滞状态,这无疑是对中小企业的一个巨大考验。幸运的是,随着全国各地有序恢复工作和生产,生产和消费市场的情况将逐步改善。从疫情来看,一些严重依赖线下消费模式的中小企业将会遇到困难。然而,已经具备数字能力并能够开展在线消费和在线工作模式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机遇。i
疫情对中国当前的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根据现有数据,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针对疫情的防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疫情不会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2。政策支持:多方救助措施
光明智库: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共同支持企业度过难关。这些政策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就短期和长期而言,国家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姜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将立即生效,另一些将在一段时间内生效。当前,最重要的是“救死扶伤”,让中小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只有“活着”,他们才能“活得好”。
在短期内,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它反应迅速,目标明确。将来,还应该对影响现金流的因素应用精确的政策,如员工工资、社会保障成本、租赁成本等。例如,在减租方面,建议直接降低国有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对非国有土地和房屋的租金给予财政补贴。在人工成本方面,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解决非正常施工期间员工的工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由政府补贴支付。在财务折扣方面,对于因流行期延长的贷款,将给予流行期折扣。此外,还可以利用金融手段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作用,设立防疫专项应急融资,为专项项目发放贷款。
从中长期来看,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应该发挥作用。应尽快出台包括增值税、土地税和房产税在内的全年减税政策,让企业真正有减税减费的意识。在产业政策方面,要加快发展网络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赵忠: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度过难关,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减轻经营负担,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为了尽快看到显著成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精细化和精确化。卫生部门要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找到疫情防控的风险点,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条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可以组织大型在线招聘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招聘困难。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组织政府定向采购,将国有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起来,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要引导大型互联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转变服务和销售模式,积极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互助。
陈春花:在防疫和控制的同时,我们必须打赢一场针对中小企业的“保卫战”。从政策角度看,继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5个部门联合推出30项金融措施后,苏州、上海、北京、四川等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加大减负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加大财税支持、加大稳后支持等措施,切实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许多这些政策都是直接操作的
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以下建议:第一,要保证现金流,要挑战限制降低成本,在外部市场没有复苏的情况下,最直接有效的行动是从内部挖掘潜力,保证持续的现金流。第二,有必要与员工建立共识,以克服困难。第三,寻找合作和共生的机会。例如,当一些餐馆倒闭时,他们可以与新的零售公司合作,比如博克斯马先声,并派员工暂时在那里工作。第四,创新业务,寻求尽快恢复业务的可能性。
赵忠:面对疫情,中小企业必须抓住责任、互助、转型和底线的关键点来实现发展。责任是按照党和国家的安排,承担社会责任,做好防疫工作。只有疫情得到控制,企业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才会改善。互助可以结合防疫期间的市场特点,与居民和社会仍有强烈需求的企业和行业合作,提供支持和上下游服务,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在转型过程中,要进一步审视企业经营中的业务类型和风险点,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和技术手段及时进行业务转型。底线:在一定情况下,中小企业应该有底线思维、勇气和决心,及时止损,避免进一步亏损,努力东山再起。
姜维:正确理解中小企业的前提是“小船转得好”和“生存能力强”,即“不会发生意外事件”。在紧急情况下,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中小企业应该“突破”,按照以下思路发展:第一,减少库存。想办法把死钱变成活钱,并逐渐释放库存,比如打折出售库存。第二是与员工协商工资。采取向员工“借钱”的方式,然后以固定利率付给他们利息。第三,间接融资。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借款。第四,与大企业合作。通过灵活就业和灵活融资,资源将得到振兴。
4。它可能会催生新的模式,带来新的活力。
光明智库: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互联网企业以新的形式出现,释放出巨大的商机。你认为新一轮的肺炎疫情会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赵忠: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自动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对生产要素的组织和生产服务的提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产方式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员工参与生产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程办公越来越普遍,互联网消费也越来越主流。这些变化趋势的特点是“非接触式”生产和消费,符合当前的防疫和控制形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预计这些行业将迅速发展。现有的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形式将继续出现。
未来,健康和医疗相关的行业和行业将会取得巨大的进步,不仅是个人医疗服务,还有与公共健康服务相关的行业和行业。
陈春花:正如互联网企业在2003年非典之后发展到一个新的状态,许多新的商业机会也会在非典之后诞生。它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慧城市。围绕智慧城市的运营,相关领域将出现新的商机。第二种是在线模式。在线模式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需求和消费,在线娱乐,遗传
防疫和控制也给制造业的智能化生产带来了启示。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市场的约束,其中生产环节的最大障碍是劳动力和就业,销售环节的最大约束是物流。智能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菜鸟、顺丰、博克斯马盛等企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数字办公产业的指数式增长,都得益于传统发展瓶颈的智能解决方案。
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将刺激新的工业形式的出现。疫情过后,环保、餐饮、卫生等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将出现新的业态。医药行业将经历创新模式的转变。物流业也需要新的模式和新的系统,通过合作创新实现更好的发展。
(项目组: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姣、王思敏、蒋新军、康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