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一张疑似北汽银翔内部员工群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疯传。内容显示,公司重组需要放假1-3年,现有员工将进行遣散,但相关补偿均已“打欠条”的形式呈现。
此信息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了业内和公众关于北汽银翔解散、重组的规模讨论。
8月23日,北汽银翔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关于媒体发布和转载的“北汽银翔解散”、“重组需要放假1-3年”、“赔偿款项公司将打欠条”等信息不实。同时,北汽银翔称,其“重组工作在重庆市政府、北汽集团及银翔集团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重组完成后北汽银翔目前面临的困难均会得到妥善解决。”
北汽银翔的一纸公告,虽然否认了“放假1-3年”,“打欠条”等行为,但并没有打消媒体和公众对重组和企业未来发展动向的疑虑。事实上,这已经是北汽银翔继今年6月份,关于媒体对其破产重组一事报道后,进行的第二次辟谣。
作为一家成立仅十年的汽车企业,北汽银翔从年销20万台以上的高光时刻到如今面临重组,其自身的发展困境和背后折射的行业现状,发人深省。
从“高光时刻”到濒临破产
纵观北汽银翔最近几年的发展历程,2014-2017年是其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2014年,在SUV的市场红利下,北汽银翔发布了幻速品牌,从微型车领域切入低端SUV市场。凭借大空间、低售价的高性价比策略,幻速S2和幻速S3在市场上大获成功。2015年,幻速品牌年销量首次达到20万台;紧接着,2016和2017年,其年度销量均超过25万台。2018年开始,市场大环境的不景气,致使企业内部的隐性矛盾开始逐步放大,突显。自此以后,北汽银翔便在舆论声中跌宕起伏,直至如今的“一地鸡毛”。
来源:盖世汽车整理
去年7月,北汽银翔面向全体员工发布的一则“停工待产”公告,将其所面临的危机端到了台前。在此之前,北汽银翔的大股东——重庆银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函表示,重庆银翔遭遇银行抽贷,压贷,2017-2018年,累计超过10亿元,所以向债券委员会发函求救。
去年10月,北汽集团和重庆合川政府、重庆银翔三方签署协议,共同向北汽银翔注资约20亿元,用来恢复旗下两大品牌幻速和比速的生产。但这20亿元砸下去,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今年4月,近百名北汽银翔经销商围堵北汽集团总部的照片,在各大媒体平台流转。事发原因,是幻速品牌自去年已经停产,经销商交了提车款后无车可提,所以前来北汽集团总部进行维权、索赔。
在经销商的施压下,北汽银翔对外称将于6月完成重组,但直到今天,关于北汽银翔重组一事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今年7月,来自全国多地的北汽银翔经销商又两次聚集到北汽集团总部,讨要欠款,但仍没有结果。
重组之路依然成谜?
天眼查资料显示,北汽银翔注册资本为35774万元,拥有五大股东,最大股东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6%;第二大股东为重庆银翔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3.3%;其它三位股东分别为重庆银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银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而关于北汽银翔重组的进展,今年6月,北汽银翔控股公司北汽幻速对外发布了一则声明,指出重组进展顺利,但因重组内容还未最终确定,核心关键信息尚不能对外透露。
另有消息表示:北汽银翔完成重组后,幻速和比速品牌极有可能被弃用;重组后如经营转好,股东方计划将北汽银翔打包出售给新投资方,同时或推出全新品牌。
据消息人士称,上海一家公司正在与北汽银翔商谈“收购”事宜,这家投资方可能是一家民营企业。而据北汽银翔内部人士向盖世汽车透露,重组事宜正在进行,目前正在商谈具体细节,因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其它更多信息不便透露。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北汽银翔的新品牌logo已注册完成,重组后,北汽集团和重庆市政府将并列成为最大股东。
目前为止,关于北汽银翔重组的说法众说纷纭,但北汽银翔方面对重组事宜的细节,始终没有透露半字。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大股东的北汽集团很可能接管北汽银翔,但北汽自主业务——绅宝品牌经过多年发展还没有走上正轨,此时接管北汽银翔,能对其倾注多少精力和技术?
而天眼查上的资料显示,北汽银翔控股的企业中,除了北汽幻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外,还有北汽嘉庆(重庆)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资料显示,北汽嘉庆(重庆)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注册于2016年,在涪陵投资设厂。但该公司主要股东为北汽银翔(北汽银翔控股30%),北汽集团并没有直接持股。
在电气化的发展趋势下,北汽集团最近几年专注于新能源领域,并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拥有举足轻重地位。媒体曾分析预测,北汽新能源主打一线城市新能源市场,北汽银翔以更低的定位,旨在抢占三四线城市的小微电动汽车市场。
如今,北汽银翔有了单独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但产品布局还未到位,就陷入经营困境。所以,如果这次重组完成,北汽银翔有可能借助北汽集团的力量,直接切入当下热门的纯电动汽车领域。
不过,以上也仅是我们根据现有信息所做的推测。至于北汽银翔重组的结果如何,我们还需等待其官方给出确切答案。
经营不善也罢,产业变革导致的优胜劣汰也好,北汽银翔如何处理短暂而快速扩张后,留下的这“一地鸡毛”?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