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卫生表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要遵循党中央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保证汽车产业平稳运行;要夯实产业技术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保证国家战略主导,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还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8月31日,第十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正式开幕。开幕致辞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从政策层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机遇做出了报告。他认为,我国汽车产业机遇、挑战并存,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是我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关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 郭跃 摄
卢卫生以宏观经济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开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焦至汽车产业,卢卫生继续讲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产业规模全球第一,产业体系基本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效显著,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
继而面向未来,卢卫生认为,正处于由大变强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仍具有广阔的前景。但面对机遇,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引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对此,卢卫生也给出了四条具体建议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遵循党中央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保证汽车产业平稳运行。近来汽车产业下行压力大,市场波动加剧。针对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一方面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淘汰落后企业和产品,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协调。既要实施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多是用改革办法释放汽车活力,促进汽车普及、升级和消费,增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二是夯实产业技术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梳理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聚焦重点任务清单,培育引进企业和企业联合体,打造创新发展平台和产业协同体系,提升产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统筹运用好各种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在新型动力电池、电控系统、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尽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彰显核心竞争力。
三是保证国家战略主导,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必由之路的指示。继续加快发展新动能汽车,做好政策、规划衔接,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料汽车的市场优势,有效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抓紧出台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系统。
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律环境,积极鼓励和深化推进企业合作、行业合作、产业链合作、国际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促进融合、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组建产业联盟和联合体,通过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多领域合作,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全面取消企业领域限制。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中外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和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深化合作,加强国际化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