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贫困户:只要守信用 脱贫不差钱
新华社西宁9月10日电题:青海贫困户:只要守信用 脱贫不差钱
新华社记者王金金
天刚蒙蒙亮,王生寿就去新房子打扫卫生,接着又去收拾羊圈,一刻不停忙碌了一早晨。很难想象,充满干劲的王生寿是一位癌症患者。他说:“政府用真金白银帮助我,再不努力,怕是以后真就成了子女、国家的负担了。”
为让更多贫困户在资金短缺时找到脱困的钱,青海省将金融扶贫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探索实施贫困户信用修复机制,不仅解了贫困户发展的燃眉之急,也让诚实守信在高原乡村渐成风气。
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席芨滩村二社的贫困户王生寿,就是通过信用修复重获贷款的受益者。
因为过去一次贷款逾期还款,王生寿没有获得村里第一批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当时我刚查出来癌症,家里用钱紧张,我觉得银行贷款就跟借朋友钱一样,晚几天还也没关系,没想到拖了这几天,竟成了银行系统中没信用的人。”他说。
2017年青海省建立“谅解+救济”贫困户信用修复机制,即对有发展项目、有一定还款能力、有劳动技能,但存在征信不良记录的贫困户实施信用修复。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贾丽均介绍:“扶贫小额信贷不是大水漫灌式地给予贫困户资金支持,更不是对贫困户贷款‘一拒了之’,而是要识别出真正有产业发展能力、有贷款意愿、有脱贫项目、有劳动技能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让每笔扶贫小额贷款贷出质量。”
在了解到王生寿的情况后,村干部和银行联合展开了贷前调查。村委会主任杨占彪说:“王生寿不是恶意拖欠,平时在村里信誉也很好。村干部站在风险把控的最前线,既不能让国家的钱白花,也有义务让银行了解村民的贷款需求,解决村民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2017年1月底,王生寿顺利获得5万元扶贫贷款。
看着自家的羊圈,王生寿很欣慰:“因为当初这笔贷款,现在我才能养了这200只羊。家里有了收入,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了。”
贵德农村商业银行尕让支行行长周新安说:“为贫困户进行信用修复,与当地政府联合发放扶贫贷款,极大地解决了银行与村民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降低扶贫贷款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节约了银行信贷成本,扶贫贷款用‘活’了。”
在席芨滩村,扶贫贷款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也推动了诚实守信的乡风建设。席芨滩村三社村民康涛家今年遭了水灾,十亩庄稼地绝收,家里今年的收入没了保障。“砸锅卖铁也要还上贷款。”康涛说,“虽然遭了灾,但家庭正常开销还能维持,说到底还是靠着3年前扶贫贷款挣了钱攒下的积蓄。好借好还,明年1月贷款到期,我一定会按期还款。”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有2189户贫困户信用得到修复重建,其中1730户获得贷款5798万元。
青海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青海还将把“普惠金融”扩展到全社会信用体系范畴,大力开展“信用+扶贫贷款”“信用+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等创新服务,持续向贫困人口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不断扩大融资规模。